2023年10月21日至22日,中国法律史学会2023年年会“中国法学知识体系的传统及其现代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西北政法大学顺利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法律史学会主办,西北政法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304am永利集团承办,来自国内各高校、科研院所、新闻出版机构的2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会议。公司潘怀平教授、丁天立博士、闫强乐博士参加本次年会。
合影留念(从左至右依次为:闫强乐博士、中国法律史学会张生会长、潘怀平教授、丁天立博士)
本次会议分为两天进行,其中,21日上午为大会开幕式、换届选举和主旨报告,21日下午在四个分会场进行了学术研讨;22日上午进行分会场汇报交流和大会闭幕式。
21日下午,公司丁天立博士在学术研讨环节进行评议,作为本届年会的评议人,他分别点评了深圳大学王栋副教授的《必也正名:中国宪法史上的“宪法”“宪章”和“约法”》、贵州中医药大学崔超副教授的《历代贵州苗疆司法制度的基本沿革及主要特点》以及湖北大学刘之扬博士的《晚清国人对外国罪犯作业制度的考察与学习论析》三篇文章,从文章选题、内容架构、材料取舍、结论论证等方面做出了点评,并提出了在中国清末民初法律产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在内忧外患下急于求变的考察和学习,难免带有囫囵吞枣的问题,一种较为理想的法律移植,应该是对于那些在其原产地那里能够被普遍的接受,且没有造成太大危害的法律制度,经过审慎的考察之后进行移植,并且需要结合本土的实际法律运作情况。在评议报告中,他以民国二八刑法和三五刑法的修改过程为例,指出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立法工作中就已经注意到了法律移植过程中的问题,并且有所修正。
(丁天立博士就发言人汇报进行评议)
22日上午,公司闫强乐博士针对第三分会场学术研讨情况发表总体报告。首先,闫强乐博士提炼总结了13位发言人的报告内容,阐明各个报告主旨;其次,他简要概述了4位评议人的评议观点;最后,闫强乐博士总结道:“第三分会分上下两个半场举行,共2位主持人,13位发言人,4位评议人,57位参会代表,紧紧围绕中国法律史学会2023年年会会议主题‘中国法学知识体系的传统及其现代发展’,运用新材料,讨论新问题,发表新观点,从中国传统法律的自主知识概念、中国传统法律的制度特色、晚清民国法律近代化的艰辛历程、中国共产党民主法治建设的红色基因等四个方面挖掘中国古代法律的优秀传统,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知识体系提供学术支持。”
(闫强乐博士就第三分会场情况向大会进行报告)
丁天立博士的评议和闫强乐博士的报告结构完整,内容充实,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获得大会成员的一致好评。
22日下午,中国法律史学会2023年年会“中国法学知识体系的传统及其现代发展”学术研讨会完美落幕。各项议程循序开展,报告厚重精彩,评议专业精深,讨论热烈开放,对于提高法律史学研究水平、增进法律史学科交流和学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