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司虎有泽教授撰写发表了民族法学方向的系列论文。《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建构》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2年第11期发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理阐释—以地方组织法为例》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2年第11期发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意义与实践路径》在《民族学刊》2022年第12期发表,《提升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水平》在《贵州民族研究》2022年第1期发表。该系列文是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委托重大项目“新时代增强各族人民中华民族认同的法制保障机制研究”(19@ZH020)的子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建构》论文指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建构,就是要以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为核心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化。首先,以法治认同创新其法治思维。其次,以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确保其法治方式。再次,以法治教育提升其法治保障。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困境则在于不断拓展其实践路径和落实机制,而根本在于缺乏人才保障,对其进行法治建构坚持精准思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理阐释--以地方组织法为例》论文指出,2022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其一大亮点在于增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在法理层面,提升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地位,使其从对地方组织的政策要求转变成了法定职责;框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内容,将少数民族的抽象权利细化到了合法权益;转变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思维,使其从尊重习惯具体到了保障自由;确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方式,使其从应当采取发展到了可以依法采取。《地方组织法》的修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地方组织法律制度建设上的重大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意义与实践路径》论文指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政治性、统一性、稳定性、历史性、普遍性等五个理论特征,还有显著的时代意义,我们从组织路径、政治路径、思想路径、物质路径、社会路径、法治路径等六个方面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要贯彻新发展理念,需要尊重差异追求共同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提升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水平》是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的笔谈文章。文章指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如何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的现代化、构建治理新格局至关重要。在当前国家提出依法治理的背景下,必须提升民族事务依法治理能力,应当完善依法治理法律体系、提升依法治理水平、营造依法治理社会氛围,从而有利于实现我国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此外,二十大精神学习笔谈《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将于2023年第1期在《贵州民族研究》发表。受国家民委委托撰写的《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律法规体系》一文获得了国家民委领导人的批示。